>百科大全> 列表
元代赵雍早春诗全文
时间:2025-05-13 08:30:17
答案

《早春》

【元】赵雍

高卷珠帘日渐长,梅花庭院雪飘香。

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

译文

高高的珠帘卷起东风,白天时间渐渐变长;早春的庭院深深,梅花如雪一般,香气扑鼻。

“我”怀着一份闲情,倚着阑干,远远看着新发芽的柳枝。心想,不知道是谁,为柳叶染上了一层美丽的鹅黄色

注释

鹅黄:是指淡黄色,是鹅嘴的颜色,也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元代褐彩磁州窑瓷器底部特征
答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描金:

真品上的描金细腻、清晰,而仿品的描金显得模糊、粗糙1。

磨砂:

真品底部的磨砂细腻、均匀,相比之下,仿品的磨砂不够细致、不均匀1。

物料:

磁州窑真品采用的是高质量的粘土和矿物料,因此底部呈现出坚硬、细腻、光洁度较高的特征1。

火石红斑和芝麻斑点:

元瓷底部常见火石红斑、芝麻斑点,这些特征反映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特殊的烧制技术2。

螺旋状切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

这些特征是瓷器制作过程中的自然痕迹,真品的这些痕迹通常更加自然、流畅2。

釉斑:

除了瓷盘外,元瓷底部多见釉斑,这是磁州窑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2。

综上所述,元代褐彩磁州窑瓷器底部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描金、磨砂和物料的质地和工艺上,还包括了烧制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痕迹和特有的釉斑。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磁州窑瓷器独特的身份标识。

元代越窑瓷器底足特点
答案

元代越窑瓷器底足的特点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底足胎质坚实,采用釉下青花或胭脂红料用笔刷手绘,纹饰多变,可以看出匠师在制作中的巧思和艺术水平。

其次是底足外围常留有一圈极细的外棱,称为“外棱足”,这种底足不仅容易掌握器物的重量和平衡,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可以减少底部的变形,提高器物的稳定性。因此,元代越窑瓷器的底足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还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和对实用性的高度关注。

推荐
© 2025 啬奥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