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的错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985和211是高校最有争夺意义,头衔最重,最有含金量的名号,聪明的高校都在忙着提升内涵,燕大在干什么呢?在忙着搬迁(87年开始都搬了10年了………………)落脚在一个高教不发达的省份,一个科教经济指标严重拖后腿的城市,一个非省会城市,过了村没有店的机会,这个燕大怪不得别人,当然体制内的捞到几套海景房,这个有个人的好处,谁还顾得上学校的未来。
2.学科优势与产业支撑的错位:燕大的优势是机械、材料和冶金,但是河北不是机械制造业大省,不是材料产业大省,是钢铁大省但不是钢铁强省,科技更不是强项。秦皇岛这个旅游城市没有好的工业与重工业就更不用提了。高校没有服务地方的用武之地,教师外流、学生外流,不外流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了校地互动的利益共同体,驻地高校是不可能有顺利前途的,而注定前路坎坷。
3.学科发展方向的错位:工科底子不算扎实的学校往综合院校发展,不能说错,但是结果是哪个学科都不扎实不突出,工科老三样(机械、材料、冶金——不能说没有高精尖和前沿,但是太重了,太老了),计算机、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工科都不行,打基础的自科专业也很弱,石油化工等学科就更扯淡了。不发展医学,真没有眼光………………法学、金融、经济、管理等学科没有足够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社会环境支撑也是发展不起来的,至于艺术学,对于冲排名的燕大来说,那也是无源之水………………只能说20年前燕大的发展规划太落伍,缺乏前瞻性,——就好比个工厂老工人为了赶上时代学起了炒股而赔的一塌糊涂,当他发现周围富裕起来的工人是学了数控机床时,自己已经精力不济了——燕大现在醒悟,那时间与金钱交的学费,过于惨重了
燕山大学(Yanshan University)简称“燕大”,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1]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4000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8000人、教职工3200人,包含专职教师2200人,其中,教授509人,副教授678人;设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专业博士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68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直属学院。[1]
因为燕山大学是一个建校时间比较短的新兴大学,在创校初期没有很好地宣传和推广自己,同时所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人才积累都相对较少,难以吸引到很多知名校友留下来或者毕业后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大学的专业特色和学科重点也不同,可能燕山大学的专业与业界的需求不够吻合,也导致知名校友流失的情况比较明显。
但是,燕山大学仍然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和校友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只不过没有被大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