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情逐渐稳定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就可以开始了。一般来说,神志清醒的患者,其躯干和四肢近端的活动可以较早恢复。
患者初始转动身体、翻身,而后靠坐、独坐,进而站立,直到恢复行走。在身体部位上,大关节要比小关节恢复得早,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上肢活动的恢复顺序是肩部→肘部→腕部→手指。下肢活动的恢复顺序是髋部→膝部→踝部→足趾。在时间上,运动功能的恢复经过三个月,便进入所谓“运动恢复平台”,即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慢和进展较为稳定的阶段。到六个月时,运动障碍基本稳定。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对在不同阶段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
下面就介绍一下实际生活中常用的中风患者练习行走的方法:
(1)步行前准备活动:在帮助下(扶持或靠墙)能完成步行的分解动作,包括体重的侧方转移(重心能左右、前后移动),患腿负重,交叉侧方迈步,前后迈步,加强膝、髋控制能力的练习等。
(2)平行杠内训练:在平行杠内练习向前走、向后倒走、转身、侧方走。
(3)室内行走:在平行杠内不扶杠能行走时即可进行室内行走。开始在室内平坦的地面上短距离行走,可借助助行器、手杖,但对于一些有可能恢复功能的患者尽量不用助具。
(4)上下楼梯训练:偏瘫患者应遵照健足先上、患足先下的原则上下楼梯。
(5)减重训练:由两部分组成:减重装置和电动活动平板,是一种有效的步态训练方法。
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对常用的中风患者练习行走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步行训练前,患者应咨询医生的意见,看是否适合进行训练;在步行训练时,助者应注意保护病人,以免摔伤。
远方凝视。
找一处宽广绿色草木的地方,两眼睁开平视,不要眯眼、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步骤/方式二
晶体操。
转眼: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步骤/方式三
熨眼法。
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