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夏公猪和苏太母猪的后代被称为三元杂商品猪。
苏太母猪属于国内二个品种配交留种的二元母猪,其优势在于抗病力强,耐粗饲。当巴克夏公猪与苏太母猪杂交后,其后代会继承巴克夏公猪的生长速度中等、肉质嫩的优点,同时也会继承苏太母猪的抗病力强、耐粗饲的优点。因此,这种三元杂商品猪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嫩度,同时也有较强的抗病力和耐粗饲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巴克夏公猪与苏太母猪的杂交并不是最理想的配种方式,因为巴克夏公猪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瘦肉率也较低。因此,这种杂交方式更适合高档养殖市场。
综上所述,巴克夏公猪配苏太的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嫩、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点,但也可能继承巴克夏公猪的缺点。
优点
一、繁殖性能高
巴克夏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初产平均12头,已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最高纪录产过42头,巴克夏猪性成熟早,公猪4-5月龄精子的品质即达成年猪水平。母猪两月龄即出现发情。据报道75日龄母猪即可受胎产下正常仔猪。巴科夏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
二、遗传性能及杂交优势
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目前巴克虾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白公猪与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实践证明,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三、肉质特性
猪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为6.55±0.2肉色评分接近3分。肌蛋白含量23.5±2.0%,氨基酸含量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及苏氨酸比其它品种高,肌间脂肪含量为1.37±0.28%,肌肉大理石纹评分3分占75%,2分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