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眼泪的描写。以下是其中的几首:
-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些诗中都表达了杜甫对国家、人民的关怀和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后出塞(其五)》
公元755年十一月,杜甫回家探亲的途中,遇到一位从安禄山军营中偷跑回来的士兵,根据士兵所述,写下了这首组诗,我们只读其中第五首。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并没有提到杜甫有爱好奇石的兴趣。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色等,与奇石收藏和鉴赏无关。因此,可以认为杜甫没有爱好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