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劳动能力鉴定条例
时间:2025-05-12 22:57:01
答案

《劳动能力鉴定条例》是为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促进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制定的条例。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能力鉴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个人健康状况、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因此,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申请人应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并积极配合鉴定机构的调查。

劳动能力鉴定期间不上班算旷工吗
答案

停工留薪期满,即应上班。

工伤职工什么时间上班,与鉴定结论是否下来无关,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停止工作、治疗工伤的期间)满,即应复工。不复工的,用人单位可以停止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并书面通知限期复工,逾期不复工的,可以按旷工处理。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指南
答案

是一份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文件,旨在提供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依据和指导。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能力鉴定的目的和原则:明确劳动能力鉴定的目标是评估被鉴定人的劳动能力,以便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和培训服务。并明确了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原则。

2. 鉴定程序和主体:详细描述了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和参与主体,包括鉴定的申请和受理、评估和测定方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要求。

3. 鉴定内容和标准:列举了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定标准,包括身体状况、智力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项目和评定标准。

4. 鉴定报告和结果:要求鉴定机构在完成鉴定后,按规定的程序和格式出具鉴定报告,明确表示被鉴定人的劳动能力等级和适宜的就业岗位或培训项目。

5. 鉴定结果的使用和保密:规定了鉴定结果的使用范围和保密措施,要求鉴定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保护被鉴定人的隐私和权益。

总之,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指南是制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参考文件,能够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被鉴定人提供准确的劳动能力评估结果和相应的就业和培训服务。

推荐
© 2025 啬奥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