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八百里长的秦川边上,尘土飞扬,三千五的陕西老汉高声歌唱着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秦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我们不妨试着从解读这段话开始。八百里秦川一片沃野是人所共知的,但有幸在站在黄土上听过秦人吼秦腔的游客恐怕并不多,秦腔粗犷,雄浑体现了秦人骠悍的风格,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同时也是包括京剧在内众多地方戏曲的鼻祖,千百年来传流至今。有说秦腔最早源于秦兵军阵中,那么可想而知,秦俑们当时应该是各个都能吼两嗓子,并引以为乐的。
八百里皖江是指流经皖中大地的长江干流,长416公里。
安徽省面积为14.01万平方公里,分属于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个流域,其中长江干支流流域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的一半。南岸主要支流有秋浦河、青弋江、水阳江;北岸主要支流有华阳河、皖河、滁河和巢湖。
八百里秦川,又称陕西关中平原,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的一个地点,因此又称渭河平原。
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平原海拔520米。关中平原以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著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的主要农业基地。
春秋战国时,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于秦(今甘肃天水),始建秦国,秦人后东迁关中,陕西地区成为秦国的主要地区。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