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民事诉讼录音举证可以当庭提交吗
时间:2025-05-13 03:55:36
答案

1 可以当庭提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举证期间过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将证据交给审判庭。

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交书证或者其他可以确定真实性的证据,可以提供举证人证言或者其他可以证明其主张的种类、数量、质量的证据。

录音记录作为电子证据可以被承认为有效的证据,因此可以作为举证材料之一被当庭提交。

3 不过,为保证举证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当事人在提交录音记录时应当明确证据的来源和制作时间,并确保在举证期限之内提交。

同时,法院也有权要求鉴定该录音记录是否真实可信。

民事诉讼开庭时录音违法吗
答案

中国民事诉讼开庭时录音通常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未经法庭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庭审过程。但是,如果法庭同意,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可以在庭审中使用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除法庭许可外,如果当事人擅自进行录音等行为,可能会被视为妨碍法庭秩序,从而受到处罚。因此,如果您想要记录庭审过程,最好先向法庭申请许可并获得同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庭审过程中出现了隐私信息或商业机密等敏感内容,未经允许公开发布相关录音或记录也可能触犯法律。因此,建议谨慎处理相关信息,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民事诉讼录音举证可以当庭提交吗
答案

1、不建议当庭提交,当庭提交的话会给法官带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些可能还会影响到案件的最终审判。

2、《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3、据此规定可以看出,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是有时间限制的,即举证期限的限制。法律规定举证期限是为了达到庭前固定争议点、固定证据的目的,以克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诉讼双方均有权利在庭审前了解对方的证据内容,并且有权获取对方证据的复印件或复制件,以便为庭审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举证期限的限制,往往会出现为了使对方陷入被动,诉讼双方均在最后时刻才拿出证据,搞庭审突袭,这势必会造成庭审时的混乱且不利于纠纷的解决,也会造成审判资源的浪费,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4、当事人的举证是有举证期限的,就举证期限而言,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一致后经法院认可,也可由法院指定。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举证材料,没有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举证期过后,提供的证据是无效的,法院一般不再采纳,除非有新的证据对案件事实有重要的证明作用

推荐
© 2025 啬奥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