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张铁路修筑中,詹天佑胸怀全局,关心全国铁路建设,上书清政府,提出统一全国铁路工程标准的建议,他坚持全国采用统一的标准轨距(1.435米),并就铁路线路等级,桥梁载重,限制坡度,机车采用自动车钩等各项标准提出规定标准。他建议全国推广使用国外先进的译音姜尼自动车钩的设备(后来被社会上传为詹氏车钩),有利于铁路行车,具有先进意义。清政府依据他的建议,制订了全国铁路技术标准,詹天佑被任命为商部、邮传部路务议员及顾问。
詹顺蓉、詹文? 、詹文琮等。
1.詹顺蓉,嫁王金职(香港大学的工学博士,曾任京汉铁路的. 总工程师。
早年曾随詹天佑在粤汉路参加筑路工程),第二年因难产亡故。
2.詹文? ,男,1937年3月出生,曾在北京黑色冶金设计院工作,期间,在北京钢铁学院进修二年,58年下放贵州,工程师。
3.詹文琮1893年10月14日生于山海关,1908年与兄长被其父詹天佑送到美国就读,1918年从耶鲁大学土木科毕业后,继承父亲的愿望,投身铁路事业,1941年在长沙会战中,日军两次进攻长沙,对粤汉铁路狂轰滥炸,詹文琮夜以继日组织抢修铁路,以保运输畅通,由于劳累过度,殉职于衡阳,年仅48岁,曾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詹文琮和其父詹天佑这一对父子两代,同为中国铁路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令世人敬仰。
58岁
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病逝,享年58岁,同年在青龙桥车站建立一座詹天佑全身站立铜像。
詹天佑墓,原在海淀区万泉庄,1982年5月20日迁至青龙桥车站。墓室是由半浮雕的九块花岗岩石块与一个洁白的汉白玉石半圆冢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