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一般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总路线提出以前的这三年时间。
建国初期,我们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上面临着巨大困难,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和统一,国民党反动派还在西南、东南沿海一带负隅顽抗,繁重的民主改革任务尚待进行,经济上从国民党反动派那里接受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经济极为困难。
但是,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始了为巩固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各项社会改革任务而努力。
三年中,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民主改革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忘我劳动、艰苦奋斗和团结一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巩固了国家政权。
到1952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而且大部分已经超过这个水平。工农业总产值由466亿元增至810亿元。比历史上最高年产值增长20%。同时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取得了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的伟大成就。
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三年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是什么?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地处理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无论多少运动,始终没有冲击经济工作,例如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做法是,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工人多生产产品,农民多打粮食,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第二,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策略方针,集中力量、调动一切因素搞经济建设。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要求工作要务实,分清主次,不能四面树敌,反对满把胡子一把抓。正确的战略策略方针是我们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建国初期,我们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净化社会风气,为此开展了“三反”“五反”、政党整风等运动,例如被揭发处理的刘青山、张子善等新中国第一大案。
“建国三部曲”是指中国电影史上的三部经典影片,分别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以下是一些“建国三部曲”中的经典语录:
1.“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建党伟业》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党伟业》
3.“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建国大业》
4.“居安思危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建国大业》
5.“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建国大业》
6.“枪杆子里出政权!”——《建军大业》
7.“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怎么能建立全新的革命队伍?”——《建军大业》
8.“这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将同人民的命运融在一起,无上光荣!”——《建军大业》
这些经典语录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精神。
有收藏价值。
五十周年开国大典50元纪念钞逐渐成为人民币收藏热点,尤其是发行量极少的三连连体钞涨幅更是惊人。目前五十周年开国大典50元纪念钞全新单张市场价已达到380元每张,而更具收藏价值的三连体五十元开国大典纪念钞,更是上涨到万元以上,即便如此,也是十分难求,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