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面为襄阳市枣阳的独特的面食,发源于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传,清朝中期一家小吃店以面条生意为主,经常将夏秋收获的青菜放在缸内发酵变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将酸菜水当做面食的佐汤做成酸乎乎、香喷喷的酸浆面。没想到,这一盆面条一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抢食一空,南来北往的客人食后赞不绝口,酸浆面由此成了枣阳特有的风味小吃。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良、更新,加以几十种香料,所做出的酸浆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时至今日,在琚湾条条街道,酸浆面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口鼻,许多襄樊市区居民经常驾车前往枣阳品尝美味的酸浆面。
酸浆豆腐产量低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 原料质量:豆浆是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如果豆浆质量不好或含有杂质,会影响豆腐的产量和质量。
2. 豆浆浓度:豆浆的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豆腐的产量。浓度过低会导致豆腐不易凝固,产量降低;而浓度过高则会使得豆腐产量减少。
3. 凝固剂使用量和质量:凝固剂的种类、使用量和质量对豆腐的凝固效果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如果凝固剂使用不当或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豆腐凝固不完全或凝固不均匀,从而降低产量。
4. 加工工艺:豆腐制作的加工工艺对产量有直接影响。工艺步骤、操作方法和时间控制等都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豆腐产量和质量。
5. 环境条件:制作豆腐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影响豆腐的产量和质量。良好的生产环境有助于提高豆腐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酸浆豆腐产量低可能是由于原料质量、豆浆浓度、凝固剂使用和质量、加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以提高豆腐的产量和品质。
1、精面粉4500克,面粉、黄豆粉、绿豆各1500克,小磨芝麻油500克,辣椒油250克,黄豆1000克,酱胡萝卜500克,芹菜2500克,酵面500克,花椒、精盐各适量。
2、以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分成两份擀成皮,先取1份抹上油,再用另一份盖在上面,擀成0.3厘米厚,切成菱形块,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作成浅黄色。当地称之为棋炒。
3、绿豆先粗磨1遍,簸去豆皮,用清水浸泡4小时,然后用水磨磨成粉浆,用稀布滤成豆浆,再向浆内放人500克酵面,使浆发酵起酸味。
4、芹菜去叶、根洗净,用开水焯透,顶刀切成菜花;酱胡萝卜切成小粒;花椒炒焦后擀成粉末;小磨芝麻油在锅内烧热,投入花椒粉,制成花椒油;黄豆煮熟成豆。以上配料分别盛在器皿中备用。
5、把3500克精面粉,1500克黄豆粉放在案板上,中间扒一个小窝,加清水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饧15分钟,然后擀成薄皮,切成细面条。
6、把豆浆上面澄清的浆水加入锅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放入面条,待面条煮熟后,捞入凉开水盆内过凉。把留下的豆浆加人1000克精面粉调成糊,倒入锅内烧开,把过水的回条捞入,搅拌均匀,滚开后盛入桶内即成。食用时,把花椒油、芹菜花、咸豆、酱萝卜、棋炒、辣椒油等小配料,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取,放在面条上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