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在1900年左右被发现了。
因为在当时,当地一位中医从麦积山上寻找草药时,无意中发现了石窟,随后被人们所关注和发掘。
从发掘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不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也成为了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旅游胜地。
至今,麦积山石窟依然可见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这些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高峰,并且其种种精美的艺术细节,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多元化。
非常值得去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千百年雪雨风霜的冲刷,造化了这座神奇山峰的灵秀之气。
麦积山石窟建在三面陡峭的孤峰峭壁之上,最高处离地面近百米。密如蜂房的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连接,惊险陡峻极为罕见。风雨飘摇的历史时空中,麦积山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麦积山原名麦积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25公里。五代时的天水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故有此名。”
麦积山在高20—80米,宽200米处峭壁上凿有194个窟龛,泥塑石雕佛像7800余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属世界遗产,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的塑像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几乎所有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拥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强烈的汉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壁画、传神的彩塑、不朽的建筑,创造出信仰与艺术相互交融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