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个是山西人,他们是:关汉卿(解州,今山西运城)、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和白朴(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其中,关汉卿被誉为“曲圣”,他的作品包括《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救风尘》等12。
一、弦乐器
1.胡琴:胡琴是元朝时期非常流行的乐器之一。它的琴身呈半球形,琴颈上有两个琴弦固定在琴柱上。在演奏时,演奏者要用弓划过琴弦。
2.二胡:二胡是一种用弓拉弦的乐器,它的琴身比胡琴更长。二胡广泛用于元代音乐中,被认为是元朝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3.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乐器,它在元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琵琶的琴身为扁平形,通常有四根弦。
4.瑶琴:瑶琴是一种传统的三弦乐器,用于演奏中国古典音乐。在元朝时期,瑶琴在音乐演奏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管乐器
1.笙: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管乐器,它的多个管身通过一个共用的笛身相连,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音调。
2.唢呐:唢呐是一种管乐器,它在元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唢呐在演奏中有着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三、打击乐器
1.大鼓:大鼓是元代时期非常流行的打击乐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表演和戏曲中。
2.锣:锣是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它在元代时期被广泛用于大型演出,如舞蹈和京剧等。
四、拨弦乐器
1.筝:筝是一种拨弦乐器,它在元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被用于古典音乐的演奏中。筝的琴身呈长方形,有十三根弦。
2.琴: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它的琴身呈长方形,通常有七根弦。在元代时期,琴被广泛用于各种表演和演奏中。
此曲描写了一幅西湖春游的动态画面,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西湖如诗如画的春景中。
诗人漫步西湖,放眼望去,远处的春山浓郁如蓝靛,湖光纯净如白练。走在西湖边上,遇到的都是好像从画轴中走出来的清雅美女。这样的美景,这样的邂逅,本就令人迷醉,更何况西湖的美,不仅在现实的人与景,更在其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典故。北宋林逋曾隐居孤山,其梅妻鹤子的故事似乎散发着永恒的清雅;苏轼曾在西湖上筑堤赋诗,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雅吟更为西湖赋予了无穷的魅力。作者在这里借用苏轼的比喻,直接将西湖称作西施,所谓“拣西施好处都游遍”,便是将西湖所有美好之处全部看完之意。西湖很大,如果游玩远了,归返就要戴月夜行了,那也不管它,“管甚月明归路远”,其沉迷于西湖美景的惬意情怀跃然纸上。苏轼又有诗《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曾云:“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曲中“管甚月明归路远”,当借用苏诗意境,更进一步豪言之:游兴正浓,已顾不得月明天晚了。“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既是作者沉溺美景,举杯不停的写照,又是当时西湖游乐盛况的全面展示。美景、美文、美人、美酒,此情此夜,只愿笙歌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