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妾的规矩非常严格。首先,小妾不能与正妻争宠,地位只比奴婢略高1。
其次,小妾进门时不能穿正红色的喜服,不能走正门,每天都要向主母请安2。此外,小妾不能单独跟丈夫过夜,只能在丈夫和正妻行房时在旁伺候3。如果小妾生了子女,就不能再娶了2。总之,做妾的地位很低,必须对正妻尊敬,不能尊卑颠倒,要好好侍奉正妻,不能惹正妻不高兴3。
女子在古代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后宅,很多场合不需要女子出场,在行礼上的样式要比男子少一些。行礼也要看场合,分为很多种,有稽首、顿首、叩拜礼、肃拜、万福礼等。
一、稽首
稽首是跪拜大礼。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女子右手按左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点在手背。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二、顿首
也称为“叩头”,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古时“九拜”之一。
三、叩首
表示尊敬、陈恳的意思,一般是对老师或者给长辈拜年行这个礼。行礼时,需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按地,连叩三下头。
四、肃拜
专行于妇女,也叫“雅拜“。跪拜时身体直立,双手抬至额迹再向下伸不碰到地,大概的样子是在胸腹部,双手为拱形,注意这个是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曲臂屈膝,“举头下手”不需要触地,将头碰在手上,叫做肃拜。
五、万福
“万福”最初是一种祈祷祝福语,唐宋之时,女子在行这种拜礼之时,常口称“万福”,所以后来又称“万福礼”。行礼时,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一下,并微微鞠躬的动作就是万福礼。
单锷(1031-1110),字季隐,宋代学者,仁宗年间进士,不就官,独留心吴中水利,经三十余伞,著成《吴中水利书》。又撰《诗》,《易》,《春秋》等诸经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