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淮安为什么发展不上去
时间:2025-05-13 01:35:09
答案

一、数次拆分削弱了淮安整体实力

历史上,淮安曾经历多次拆分,影响以1996年的拆分影响尤甚。彼时的淮阴市,所辖的泗洪,沭阳,泗阳归新成立的宿迁市,另将淮阴的灌南、灌云等地区划分给连云港。此次拆分,使得淮安的地理优势被削弱。

其次,汤沟、双沟、高沟、洋河统称三沟一河,一直是江苏四大名酒,也是淮阴的重要产业。但是,此次拆分,导致汤沟酒厂被划给了连云港,高沟酒厂改成了今世缘,双沟、洋河也归宿迁,大大地削弱了淮安的经济实力。

二、交通发展落后

历史上,其实淮安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飞机场了。但直到建国后,淮安乃至整个苏北的交通发展都十分落后,飞机场被取消,铁路发展也没有跟上时代脚步。

尽管淮安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但是,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2008年之后的高铁时代,整个苏北的铁路建设相对于苏南显然滞后很多,这对也制约了淮安的发展。

三、缺乏政策扶持

1979年,国家正式对外开放,遗憾的是,改革开放这一政策受惠的大部分沿海城市,淮安无缘搭上这班快车。

到80年代,江苏省致力于打造苏南模式,成就了苏锡常三个城市。此后,苏北与苏南的差距天翻地覆。当苏南在产业升级,苏北还在招商引资,缺乏天时地利的淮安,发展也是一言难尽。

四、人口流失严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当今各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源。苏南的崛起使得苏南经济大幅领先苏北,并虹吸了苏北的资源和人才。

在人口流失这一方面,淮安表现尤为严重。2022年,淮安市登记户籍人口555.25万人,全市常住人口456.22万人,人口流出近一百万。

淮安人口的流失,主要受到经济、地缘、交通等因素影响。

从经济上来说,淮安和一、二线城市相比,企业数量、就业机会还相对不足,年轻人更倾向于大城市求学和工作

从地缘上来说,淮安因为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和南京苏州等地距离较近,这些地区的虹吸效应,更容易吸引淮安的年轻人才。

从交通上看,随着淮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淮安人去外地更加方便,这也加速了人口的流动。

五、工业基础薄弱

淮安本身是一个农业城市,并且过去一直是以“三沟一河一支烟”闻名海内外,工业基础薄弱。

这体现在淮安的工业基础和创造力不够,工业产值在江苏省排名落后。

整个城市的发展仍处于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阶段,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不足,基础创新能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不够积聚,缺乏一定数量的产业人才。目前制造业停留在代加工、承接发达城市产业转移阶段。

淮安为什么下冻雨
答案

淮安下冻雨的原因主要与天气系统和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具体到淮安地区,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在冬季时容易受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当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时,就容易形成冻雨天气。此外,淮安地处江淮平原,地势相对较低,近地面气温也更容易降低到0℃以下,从而有利于冻雨的形成。

请注意,冻雨对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电线结冰、通信中断等问题。因此,在冻雨天气中,公众需加强防范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和保暖措施。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中国气象局或相关气象研究机构的官方报告和解读。

淮安为什么把洪泽设区
答案

“洪泽撤县设区有利于提升淮安中心城市地位、可以更好地把资源集聚发展。”陈小卉说,淮安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城市空间需要扩容,而将洪泽洪泽撤县设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布局中心城市主城区的资源要素和功能设施

陈小卉说,这次调整将实现洪泽湖“纳湖入城”后,淮安城市发展的格局将走向“湖滨城市”,对城市名片的打造和提升来讲,是很好的机遇。“有利于整合产业发展平台,打造特色功能板块。洪泽撤县设区后,淮安市可以能更好地统筹利用环湖资源。从洪泽自身来讲,湖滨资源很好,但是其他的产业发展载体有限,未来如果能走上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作为淮安市的功能组团,对洪泽的发展更加有利。”

推荐
© 2025 啬奥知识网